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最新通知 正文
关于做好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B、C档)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5-01-27 浏览量:

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对博士后日常经费管理的相关要求,自2023年起,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以下简称国资计划)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实施分类分档资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标准及内容

国资计划分为A、B、C三档,资助期为两年。其中,A档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8万元,另每人一次性配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8万元,2025年拟资助500人;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2025年拟资助1000人;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资助人数根据年度经费预算情况确定。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资助人员资助期内的日常生活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生活补助、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等。

按照有关要求,2025年继续开展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工作。获得国资计划(含A、B、C档)资助的人员均须在出站前(一般应为获资助18个月至资助期满时)申报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择优予以一次性资助。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标准分为三档,一档资助标准为每人10万元,二档资助标准为每人6万元,三档资助标准为每人4万元。资助人数根据年度经费预算情况确定。

二、申报条件

(一)国资计划A档(原博新计划)

申请人须为 2025 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全职博士后,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情况。

21993 年 1 月 1 日(含)以后出生。获得博士学位3 年以内。

3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以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4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5拟进站的申请人须为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初步拟定研究计划。

6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2024 3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本站博士后研究期间未申报过博新计划,未获得过国资计划BC 档单位推荐;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

7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已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不含博士生专项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各类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人员不得申报。同一站内,博新计划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联合资助可同时申报但不得同时获选

(二)国资计划BC档

申请人须为 2025 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全职博士后,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居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主招收人员(不含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人员)。

3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突出的科研潜力和工作业绩,无科研失信情况。

41989 1 1 日(含)以后出生。

5、新近进站的申请人须为2024 3 1 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拟进站的申请人须已取得博士学位证书或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提供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等)。

6已入选博新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及其他各类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人员不得申报国资计划 BC 档。同一年度,符合条件人员不可同时获选国资计划 BC 档和上述计划。申请人开展每站博士后研究期间仅可申报一次 

三、申报程序

220开始线上申报,申请人可进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官网的国资计划申报系统进行申报(www.chinapostdoctor.org.cn/link)。

(一)国资计划A档(原博新计划)

1、个人申请(220日—320日)

申请人按要求填写并上传申请材料,在线提交至博士后设站单位。申请人对已提交的申请数据有修改需求时,须在3 20 日前逐级申请驳回。申请人请仔细阅读《2025 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申报指南》(附件1)相关要求和评分标准,认真填写并上传申请材料。

2、各流动站审核(321日—323日)

3、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324-327日)

4、基金会于4月开展通讯评审。5月开展会议评审。会议评审后公布获选结果。

(二)国资计划BC档

1、个人申请(220日—420日)

申请人参照《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申报书》(附件 2),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官网的国资计划申报系统(网址:www.chinapostdoctor.org.cn/link),按要求填写申报信息,上传相关内容材料。

申请人可自主选择仅申报国资计划BC档资助,或同时申报博新计划和国资计划 BC 档资助。其中,仅申报国资计划 BC 档资助的人员,直接登录BC档申报系统进行申报;同时申报者须先登录博新计划申报系统选择申报的具体项目,完成博新计划申报,再按提示跳转至国资计划BC 档申报系统,完成 BC 档申报(跳转后,仅需修改和补充 BC 档部分申报内容即可,无需重复申报)。拟进站人员须先注册再申报。

2、流动站初审推荐(56-510日)

各流动站登录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的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 档)版块,重点审核申请人的申报资格和科研诚信,根据系统发布的推荐名额,对学术水平高、科研潜力大、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予以择优推荐

3、学校审核推荐(510-516日)

学校在推荐名额内,根据申报人员学术水平、科研潜力、工作业绩审核推荐。

四、其他事项

1、获选人员为拟进站人员的,须在获选通知印发之日起3个月内在所申报的拟进站单位办理进站手续,在已选定的合作导师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逾期未办理进站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获选资格。

2、申请人如符合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和国资计划BC档申报条件可同时申报。同时申报者须先登录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申报系统选择申报的具体项目,完成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申报,再按提示跳转至国资计划BC档申报系统,完成BC档申报(跳转后,仅需修改和上传BC档部分申报内容即可,无需重复申报)。

3、通过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通讯评审进入会议评审、但未获得该资助的申请人,如符合相应条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的全职博士后(不含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人员);申请人实际进站单位与申请时依托的设站单位一致;申请人同时申请国资计划BC档且获设站单位推荐),可获得国资计划B档资助。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老师、老师

联系电话:8359038983590280

 

人力资源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25年1月27日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办公楼二层A区邮编:221116

联系电话:0516-83590200传真:0516-83590207

人力资源部官方微信

学校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