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博士后相关文件要求,经个人申请、合作导师推荐、流动站和拟聘单位同意、组织审查、学校审批,确定以下人员为拟入站师资博士后,现将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一、拟入站博士后
王博,1992年12月出生,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拟聘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拟入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张德坤教授。博士期间学术成果摘要如下: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论文5篇、EI论文1篇,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身份发表JCRQ1区期刊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博士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缆索摩擦腐蚀疲劳,旨在揭示缆索在复杂工况下的摩擦腐蚀、摩擦-腐蚀-疲劳多场耦合损伤行为,开展了耦合损伤机理探究,掌握了钢丝/钢丝绳间动态接触特性,阐明了工况参数对钢丝绳/钢丝耦合损伤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钢丝/钢丝绳承载强度渐变劣化模型,致力于提升缆索在恶劣环境下的服役性能与寿命。
赵洁,1995年1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拟聘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拟入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刘蕾教授。博士期间学术成果摘要如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SCI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SCI(二区)1篇、CSSCI2篇、北大核心2篇、普通期刊1篇;参与西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河北省教育厅《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项目等科研课题3项;获2021-2024年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1次、二等2次);担任团队负责人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首届“华北地区高校MPA案例大赛”均获三等奖。博士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儿童保障、应急慈善、组织行为。研究发现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合作生产有三种最优类型,即权威感召型、分享协助型、行政主导型,三者运行机制分别遵循“权威感召-权威下沉”“价值共鸣-网络互动”“统一目标-政策引导”差异化因果链,最终从公共价值目标确认、多元协同整合、成果典范推广等五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为解决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合作生产低效率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扩展了价值共创理论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场景。
江世艳,1995年10月7日出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拟聘单位为经济管理学院,拟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袁冠教授,博士期间成果摘要如下:在全球粮食危机与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系统梳理全球食物浪费研究进展,结合中国餐饮消费特征,构建了浪费测度体系。通过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实地调研,采用标准化称重法和生态足迹模型,对国家层面餐饮业食物浪费进行测算及其碳-氮-磷-水-土地足迹的多维环境影响评估。进而,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全球干预措施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构建了包含信息干预、经济干预、技术干预、行为干预和耦合干预的五维分类框架,并识别出干预周期、场景特征等关键调节潜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三组随机对照实验,基于说服效应理论、前景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进一步检验了信息干预(指导型/内疚型/复合型)、经济干预(奖励/惩罚)及耦合干预(信息+经济)的差异化效果。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发现指导型信息干预、低强度奖励、指导型+高强度奖励耦合干预的减少食物浪费效果最优,并揭示了干预效果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和食物品类上的异质性表现。进一步地,构建了中国食品浪费政策文本数据库,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刻画了政策演进轨迹。通过LDA主题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量化评估了自愿型、指导型、奖励型、强制型等不同政策类型的干预效果,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对未来七种情景模式进行仿真预测,证实自愿型政策主导的组合模式最具实效性。最后,基于实证研究从政府监管、餐饮运营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提出了餐饮业“食物无费”的多元共治策略体系。
毛锦琦,1994年10月14日出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拟聘单位为经济管理学院,拟入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李效顺教授,博士期间成果摘要如下:在煤电产能过剩日益突出和亟需退出的背景下,剖析了产业关联对煤电退出的多维影响,系统构建了涵盖“未来产能态势研判→退出时间顺序优化→退出区域顺序优化→退出机组顺序优化”的煤电退出路径规划方法与模型体系,并从产业关联视角揭示了煤电产能过剩发展态势、波动特征、演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阐明了中国煤电退出时间表与路线图。此外,构建了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机组层面的煤电退出成本分析框架,实证测度了全国层面的煤电闲置成本与行业缺电成本,区域层面的煤电退出经济(缺电)、社会(就业)、技术(可再生能源替代)、政治(产业链安全)成本,以及机组层面的煤电长期运行和短缺运行成本,并揭示了行业缺电损失主要致因、生产中断恢复轨迹和最优限电方案,从而设计出煤电平稳有序退出的保障策略,完善了煤电退出规划决策链条和综合量化工具,为政府制定煤电退出规划与助推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注:请公示人员近期完成体检和心理测试。
二、公示
公示期限:2025年3月31日——2025年4月2日。
反映意见的方式:在公示期内,可向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地址:南湖校区行政办公楼A205室,电子邮箱kdbsh@cumt.edu.cn,电话:83590389)反映对公示对象的意见。
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
2025年3月31日